2006/5/30 8:56:34
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文哲就近期初步完成并提交国家有关部委审定的《“十一五”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暂定名)进行了阐述,该规划是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编制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对进一步发挥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五大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食品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量持续增加。作为支柱产业,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食品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 0年全行业要实现五大发展目标:
1、工业总产值达到35855亿元,年均增长1 2%。
2、利税总额达到5755亿元,年均增长1 O%。
3、出口创汇达到360亿美元,年均增长1 O%左右。
4、食品科技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一批规模较大、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食品企业。
5、食品质量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工业化食品在我国居民一日三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膳食及营养结构进一步改善,饮食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
锁定六大发展重点
我国食品工业涵盖2 4类具体行业,“十一五"期间,食品工业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食品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与改善居民膳食及营养结构密切相关的行业和产品。
着重发展粮油加工产业 粮食加工业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可食资源利用率及精深加工水平。关注薯类资源和粟米、燕麦、芥麦、青稞、绿豆、红豆、高梁、玉米等杂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高度重视大豆产业,加大对各类大豆蛋白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力度。油脂加工业要加强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多种食品工业专用油脂;加强特种资源的开发,生产功能性营养保健油和微生物油。
大力发展奶品、畜禽、水产品加工产业 重点发展液态奶,开发多样品种;大力推广学生奶;积极发展婴幼儿、老年人及特殊人群需要的配方奶以及高质量、高营养的乳制品。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源产量和质量。肉类食品加工业要认真贯步日食舌彻《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促进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现代化向畜禽屠宰领域延伸。水产品加工业要面向居民的一日三餐开发低值水产制品,增加花色品种和产量。加强大宗、低值水产品及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尽力拓展果蔬食品加工产业 积极引导呆蔬产区调整产业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培育发展适宜食品工业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果蔬、食用菌类及野生呆蔬等优质特种原料。加快果蔬精深加工和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发展营养保健类果蔬原汁饮料、小罐头、调理食品、速冻和膨化果蔬产品、干果蜜饯等新型产品。
积极发展方便食品产业 重点发展主、副食类方便食品,适应家庭、餐饮、食堂直接加热即食的小康型方便食品。大力发展工业化、标准化的中式和中西结合的自主品牌配套团体餐、学生营养餐、午问工作餐、民工标准餐、旅游方便餐等,满足不同群体餐饮便捷、安全的需求。积极推动烘焙、膨化、冲调食品品种的开发创新。提高罐头(含软罐头)食品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发具有国内外市场前景的罐头品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风味产品,提高出口创汇率。
努力发展营养保健食品产业 发展婴幼儿保健食品,开发具有促进营养平衡、增强免疫能力的产品。发展适应老年人生理特点的营养食品,如低盐、低糖、高蛋白、高纤维食品,开发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改善记忆和缓解衰老的保健食品。发展营养强化食品。利用特有资源,自主开发中国民族特色功能性保健食品。
持续发展调味品、食品添加剂产业 推广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促进产品更新换代。重点发展名牌特色调味品、复合调味品、新型调味品,开发天然保健调味品和方便调料。食品添加剂制造业要加强天然资源的研究开发,促进营养强化剂、天然防腐剂、品质改良剂、乳化增稠剂、甜味剂等产品的更新换代,重视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扩大出口贸易。
从严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推动食品工业清洁发展。一是严格执行既定修订的各种食品安全监督法规及《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加快颁布《食品安全法》;二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科学预警系统,全面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三是增强整个食品行业的环保意识,建立健全食品原料基地和食品企业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食品工业“十一五"规划的推出,将引导食品行业增强自主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为持续提高我国居民的饮食生活质量做出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