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天气升水之后的小麦价格
2013/2/27 14:12:37 来源:
 

一、全球小麦供需宽松。缺乏价格上涨的长期因素。

1、前期天气升水造成小麦价格走强,持续性有待观察。

前期美国小麦主产区平原地区的天气持续干旱引发市场的减产担忧,天气升水造成小麦价格上涨。资金在CBOT上买大豆抛小麦的套利盘在平仓了结时的买平单也造成小麦价格的短期上涨。但这些不能成为价格长期上涨的支撑因素。

2、全球小麦供需宽松

美农业部全球2012/13年度小麦供需预测表    单位:百万吨

2012/13

期初库存

产量

进口

国内饲

用量

国内总消费

出口

期末

库存

全球

195.56

672.06

135.29

131.67

681.87

135.42

185.76

 

根据61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农业供需预测月度报告:全球小麦供应量调减700万吨(期初库存降150万吨;产量降550万吨);小麦全球消费调减460万吨(其中玉米丰收导致小麦饲料用量减210万吨);全球小麦贸易方面出口总量降160万吨;全球期末库存降240万吨至1.8576亿吨。虽然期末库存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平衡宽松,供应充足。

中国小麦期初库存调减60万吨,进口250万吨不变,饲料用麦2200万吨不变,小麦期末库存调减60万吨至5749万吨;我国总消费小麦1.22亿吨,中国的小麦库存消费比47.12%,供需宽松,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警戒线18%

3、由于全球玉米产量增加,饲用小麦需求减少。

前几年由于玉米价格高涨,玉米与小麦比价不断上升,饲料企业趋于成本考虑,在饲料配比上大量用小麦替代玉米。本年度预计玉米丰产,且玉米小麦比价达到历史高位后有回归趋向,所以部分饲用小麦的替代将还给玉米市场。

报告预测2012/2013年度玉米全球期初库存调增160万吨至1.29亿吨;全球玉米产量由上月的9.4578亿吨调增至9.4993亿吨;全球期末库存调增340万吨至1.5574亿吨。中国玉米2012/2013年度期初库存调增110万吨至5900万吨;产量调增200万吨至1.95亿吨;饲料用玉米上调200万吨至1.39亿吨;期末库存上调200万吨至5980万吨,年度玉米供需比去年宽松。

二、中国情况不支持长期大涨。

1、虽有灾害,但产量仍在增加。

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五大小麦产区,河南、安徽大部分受到病虫害影,江苏部分有病虫害影响,但是由于面积增加,预计产量仍有微幅增长。

614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2012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243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69%。其中冬小麦面积增加,春小麦面积减少。预计2012年小麦总产量11800万吨(在5月份的预测中是12030万吨),较上年增加0.07%

2、新麦将上市,供应增强。

二季度是面粉消费淡季,面粉加工企业开机率不高,小麦的采购积极性不高,而我国小麦的饲料用量在第二季度逐渐凸显,曾一度主导陈麦价格。在豆粕、玉米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很多饲料企业寻求改变配方、转而加大饲用小麦量的采购。饲料企业小麦替代玉米严重,大企业可以做到猪料中小麦百分百替代,部分企业5:5替代。普麦流通库存下降明显,库存量偏紧,不过国家库存仍然偏多。而随着新年度小麦陆续上市,价格趋于平稳,预计部分替代将返还给玉米。

玉米增产的预期将调降饲用小麦的需求。614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2012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3430万公顷,较上年增加2.60%。预计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9750万吨,较上年增加3.00%

3、交割品替代减少逼仓行为。

按照郑交所2011年的估计,我国强麦交割标准品的年产量大概在300万吨左右,数量在小麦占比很小,但替代品的交割可以使得行情在大波动时满足交割的数量达到1000万吨,从而使得市场避免了逼空的行情。从历史价格数据来看,普麦和强麦的现货价差从40/吨至300/吨以上不等(2010年时价差处在高位,一度在500/吨),目前两者差价在180/吨左右,普麦和强麦或将继续保持此差价附近运行,原因如下:

我国的强麦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的部分地区,其中河南以9023、西农979为主,河北以2018为主,山东以济17为主,对应的单产普麦均优于强麦大约在10%的幅度,强麦的耐寒、耐旱、抗倒伏能力不如普麦,有一个合理差价才能刺激农户种植;强麦主要用来制作高档面粉,尤其面包粉,其价格高于标准富强粉约400-500/吨,按照45%左右的面包粉出率,可以贡献出200元以上的普麦差价;今年调研小麦产区发现,普麦受赤霉病影响多于优质麦(强麦),也将支撑普麦价格。

4、国家托市政策逐渐抬高小麦价格底部。

据估算,截止到20123月底,2010年托市麦库存在1800万吨左右,2009年库存已不足400万吨。 托市小麦库存主要以2010年产和2009年产小麦为主,由于近两年托市政策没有全面实施,2010年托市麦收购总量为2264.58万吨,2011年市场收购价格高于托市价因而没启动预案,当前托市小麦库存量相对往年偏少,如果今年不进行托市或临储等补库收购,两千多万吨的库存坚持到2013年很有难度,届时国家将难以有充足库存来调节市场供需。从统计来看,全国2007年拍卖量2811.9万吨,全国2008年拍卖量2486万吨,全国2009年拍卖量3324.7万吨。我国普麦市场每年约有3000万吨通过中储粮的吞吐来维持运转,而中储粮的集中收购时间一般在8-10月份,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收购任务,剩下9个月通过拍卖来供应市场。托市政策自2006年实施以来,一直是直接影响小麦价格的重要因素,托市价格也成了小麦价格的“底价”。托市价格的持续上调提升了市场对小麦价格的预期,也为相关企业经营、盈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52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储粮总公司印发《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预案》指出,最低收购价是指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的到库价,其中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以2012年生产的国标三等小麦为标准品,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均为每市斤1.02元,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为2012521日至930日,将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个小麦主产区实施。613日,江苏、安徽、湖北已经正式启动小麦最低价收购预案,全面展开小麦收购工作。

5、拍卖成交不多,后期市场观望。

国家临时存储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于2012620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河北、山东、湖北、内蒙古、山西、新疆)成功举行。本次计划交易国家临时存储小麦376792吨,实际成交22057吨,总成交率5.85%。其中:白小麦计划交易371601吨,实际成交19979吨,成交率5.38%,成交均价2318/吨;红小麦计划交易2078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060/吨;混合麦计划交易3113吨,全部流拍。

托市收购启动后,加强了部分地区农民惜售的情绪,市场底部有所提升。随新麦上市量不断增加,供应得到改善,但小麦需求依旧清淡,不宜追涨,回调再介入但涨势空间有限。

相关信息
  • 网站二维码
  • © 2014 版权所有:上海食品网 本站所发布的所有新闻、信息、图象均归上海食品网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联系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08室 电话:62291296 技术支持:上海商情
    备案号:沪ICP备05004888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