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08/3/24 15:44:23 来源:
 

2007年物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副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对食品工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食品工业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2006年下半年起,农副食品、交通运输、能源等价格在较大范围内出现上涨,使食品企业经营风险、压力大大增加,盈利空间骤然减少,但大多数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努力开拓市场、有效改善产品结构、降低消耗、降低经营风险,保持了生产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满足了城乡消费者的需求。

一、生产平稳发展

2007年上海食品工业生产承接上年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490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工业总产值847.9亿元,同比增长14.9%。产值完成最高的是卷烟制造业,完成279.9亿元,增长21.8%。其次是食品制造业,完成产值263亿元,同比增长13.5%

二、销售持续增长

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34亿元,同比增长18.4%,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221.2亿元,增长28.8%,居增长首位;卷烟制造业增长22.5%,名列第二;食品和饮料制造业增长率也都超过10%,增速较快。

按行业分,农副食品加工中,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占权重最大的是食用植物油、饲料、肉制品及副产品、蔬菜和水果加工;食品制造业中,液体乳及乳制品、饼干和糕点面包及焙烤类食品、糖果和巧克力;饮料制造中啤酒、碳酸饮料、果菜汁饮料所占比重最大。

三、产量和销量稳步上升

主要食品产量和销售增长较快。产量增长较快的产品有:鲜、冻禽肉、糖果、速冻米面食品、乳制品 、精制食用植物油、软饮料等。   销售增长较快的产品有: 糖果、软饮料、速冻米面食品 、乳制品 、鲜、冻禽肉等。

四、盈利能力尽快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完成利润120.5亿元,同比增长18.0%;实现利税316.6亿元,同比增长19.9%

食品各行业盈利能力大大加快,特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97.4%60%

这与农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有效改善产品结构,消化不良因素有关,也与加工、制造企业上调产品出厂价有很大关联。

速冻食品、方便食品和部分饮料开始扭亏、减亏,碳酸饮料则继续呈现利润下滑。

五、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在各种经济类型全面发展的环境下,上海食品工业的非公经济正在得到健康发展。规模以上企业中,三资企业占全行业比重从上年48.9%增加到51.6%,国有和私营企业分别比上年减少1.30.3个百分点。

在不同类型经济中,三资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99.4亿元,占全部企业53.5%,同比增长17.5%,国有(主要是卷烟业)经济完成290.1亿元,同比增长22.4%,占全部企业31.1%;私营企业完成52.3亿元,增长15.9%

国有企业(主要是烟草业)2007年实现利税252.6亿元,同比增长18.8%;三资企业实现利税51亿元,同比增长25.7%;私营完成3.2亿元,增长32.7%,私营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大大加快。

六、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推动食品价格上扬

1、国际市场价格的推动。由于石油价格上涨,使国外对玉米、大豆等粮食的需求大幅增加,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2、成本推动。近十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2007年下半年开始,粮食、油菜籽等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处于结构性上涨。

3、供求失衡。2006年下半年起,玉米、饲料价格持续走高,带动生猪价格快速上涨。粮、油、肉、禽、蛋等农产品价格也快速上涨,推动食品工业企业产品价格上扬。2007年本市食品工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较快与产品提价也有一定关联。食品类价格的较快上涨,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关信息
  • 网站二维码
  • © 2014 版权所有:上海食品网 本站所发布的所有新闻、信息、图象均归上海食品网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联系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08室 电话:62291296 技术支持:上海商情
    备案号:沪ICP备05004888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