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条例》引出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丛林法则”
2013/3/20 10:05:51 来源:
 

2001年,经过艰苦谈判之后,中国终于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进出口通道彻底开放,位列在琳琅满目的国际贸易市场中,崛起的中国备受瞩目。在世贸组织的成员间,彼此的市场竞争及贸易流通,交互生成了一个生态战场,每一位世贸组织成员既为猎人又被视作猎物,都在不断接受着狩猎者新奇探索的目光,同时也完成着寻觅猎奇的任务。

近年来,日渐繁盛蓬勃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无疑也是这样的一个生态战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来狩猎者将贪婪的目光锁定在中国市场,继而携带着独具特色的个性品牌,并以来势凶猛之势进驻战场。在中国本土葡萄酒品牌尚未夯实国人对葡萄酒消费的理念和基础,以及尚未培育起大部分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文化体验与浓郁兴趣之时,早已享誉世界的法国名庄葡萄酒大举攻入中国市场,一度冲击和影响了国产葡萄酒的发展。此外,各大新旧世界的葡萄酒品牌蜂拥而入,各自占据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一席之地,更似蹿入水中的鲶鱼,搅乱了国产葡萄酒企业安逸闲适的发展步伐。

在相对自由开放与广纳包容的市场环境下,中国市场的葡萄酒消费量正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这其中不乏混迹在进口酒行列的鱼目混珠之辈,但由于中国消费者的盲目追风,以及品鉴水平的有待提高,致使国内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一片混乱。而占据国内葡萄酒市场半壁江山的国产葡萄酒企业,在与进口酒博弈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爆发力和突破性却甚为微小。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如同滋养万物生长的春雨一般,润泽了诸多国产葡萄酒企业渴求突围的心。

《准入条件》鼓励现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合理整合资源,采取措施改造升级,实现规模经济。此令一出,国内各大红酒名企立时精神一振。张裕、长城、王朝等国内红酒龙头企业于是见机而为、蓄势待发,意欲借势乘风力博新高,演绎葡萄酒市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国产葡萄酒如何成为“丛林法则”?

有研究表明,中国葡萄酒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状态,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国产葡萄酒在适逢《准入条例》广布四域之际,能否依傍自身所独具的本土资源优势、民族品牌优势、原料基地优势以及贴近民生的传统文化优势等,雄风崛起以争创辉煌?换句话说,借着《准入条例》的东风,国产葡萄酒能否成为“丛林法则”,又会以何种方式成为“丛林法则”?

首先,完善品牌定位提高产品性价比,提升竞争力是必经之路、必然之选。

2009至今,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可谓神速,从在沿海地区得到消费普及,到起航驶入内地攻城略地,其消费线、市场线均得到了最大程度延伸。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其价格逐渐走下神坛、更趋平民化的过程,更是消费者观念回归理性的过程,在这一轮面向中国消费者所进行的葡萄酒文化消费和教育阶段里,人们更多、更好、更深地认识了葡萄酒,更认识了进口葡萄酒和接受了更多进口葡萄酒文化的熏陶。

以中国目前的人均消费水平而言,相较于进口葡萄酒,国产葡萄酒的优势仍然极为明显,毕竟不论中高端还是低端品种,进口葡萄酒在附加了诸多关卡费率以及整个交易环节中所累积的剩余价值之后,至消费终端的价格已经奇高无比,价格翻番数倍甚至十数倍者比比皆是。然而在此之前,国产品牌更看重销量而轻视品质的发展之道,以及近几年频频爆出、令人堪忧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致使消费者舍本崇洋观念形成的因素与阻碍国产葡萄酒企业争雄市场、捍卫江山的硬伤。

1、品牌及品质

品牌的扬名立万,归根而言在于产品品质的保证。三分工艺七分原料,优质醇美的葡萄酒,贵在优良的原料品种培育与精密的酿造技术。《准入条例》将一些技术水平低、管理能力弱、投资规模小、以灌装进口葡萄酒为主的小型企业阻于国内葡萄酒市场门外,以便葡萄酒行业兼并重组。如此也表明国家对于优质品牌、规模企业的把关与保护,以及对于肃清市场、利于行业发展的重视与品牌质量的监管。

而张裕等国产葡萄酒的龙头企业,也在身体力行地进行品牌维护与质量提升,以便为国产葡萄酒企业做好引导和表率作用。比如张裕给高端葡萄酒贴上的电子标签,消费者可以通过这种全球唯一号码的身份证,查询到一瓶酒从葡萄园到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详细信息,确保产品的全程回溯和对问题产品的快速召回。

2、资源优势凸显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有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广阔地域,如山东的蓬莱、河北的昌黎和怀来、宁夏的贺兰山等地,也有大量优质、专业的葡萄种植和培育基地,这些强力、优势的自然资源,为本土葡萄酒产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渠道不断拓宽

中国葡萄酒行业在愈见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在技术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在终端营销模式方面,也愈发“花样繁多”。除了以实体经营为主的专卖店、连锁店以外,还有如今甚为流行的电子商务互联网线上营销模式等。从近日以来多家白酒企业与酒仙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风潮看来,网络直销手段将是日后众多酒企又一强有力的营销渠道。

其次,要重塑本土葡萄酒文化

在国人曾经一度狂热追捧法国名庄酒、沉迷在那一个个古老庄园的悠久历史之时,似乎少有人还能记得中国也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也有着葡萄酒古而有之的文明记载。除开那一句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之外,尚有许多以葡萄酒为媒入诗、作赋的名品佳作流传千古。

我国对于葡萄酒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葡萄酒业的兴起和发展,大致以汉朝开始、魏晋发展、唐朝兴盛、元朝鼎盛、明清式微的走向为脉络。如此可见,葡萄酒对于我国民众而言,并非是所谓新鲜的舶来品,而是我们沿传已久却在近代渐行渐远之后再度回归的传统文化,我国的本土葡萄酒企业应重拾本国文明,传承弘扬本土葡萄酒文化,藉此引导和培养更多对国产酒兴趣浓厚、热爱有加的消费人群,非如此,国产葡萄酒便不能找回未来发展的希望。

相关信息
  • 网站二维码
  • © 2014 版权所有:上海食品网 本站所发布的所有新闻、信息、图象均归上海食品网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联系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08室 电话:62291296 技术支持:上海商情
    备案号:沪ICP备05004888号-16